行業資訊
發布時間:2024-04-19 16:00 閱讀量:2063
日前,裝載60個重型集裝箱、1800噸進口鐵礦石的貨運列車抵達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楊家寨車站,標志著“澳洲—舟山港—鄂州北站—楊家寨站”鐵礦石“海江鐵聯運”新通道正式開通,為降低企業運輸成本、構建綠色高效物流供應鏈提供了有效保障。
今年2月份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強調,“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是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的重要舉措”“優化運輸結構,強化‘公轉鐵’‘公轉水’,深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改革,形成統一高效、競爭有序的物流市場”。各地交通部門認真統籌規劃,公轉鐵加速推進,助力物流業降本增效。
除了便利大宗進口商品及時轉運,公轉鐵還助力提升交通欠發達地區貨運效率。
近期,隨著一列編組11輛、滿載600噸航空煤油的鐵路油罐列車進入建始火車站石油專用線,標志著湖北恩施州建始縣成品油運輸順利實現“公轉鐵”。
受地形地勢影響,恩施州成品油運輸此前主要依靠公路,不但成本高,而且存在一定運輸風險。武漢鐵路局宜昌車務段加快石油庫專用線建設,推動列車運行圖向石油專用線延伸,從而提升運輸效率,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公轉鐵’可以降低50%的綜合運輸成本,同時還有顯著的減排優勢。”湖北恒瑞昌欣工貿實業有限公司建始火車站油庫總經理席進介紹。
據悉,建始站油庫投入使用后,每年將有25萬噸的成品油公路運量向鐵路轉運,更多優質成品油將通過“公轉鐵”快速觸達恩施州成品油供應網點“末梢”。
為實現“公轉鐵”順利推進,各地鐵路部門紛紛建設、優化相關鐵路線路,加強協調統籌,提升鐵路運輸便利性。
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最新數據顯示,作為北京鐵路局京津冀區域“公轉鐵”煤炭儲備物流樞紐,中聯鐵運物流(井陘)有限公司今年前3個月共發送煤炭127列42.2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5.02%。
這其中,區域互保互濟協同運行機制發揮了重要作用。中聯鐵運物流(井陘)有限公司與石家莊鐵路物流中心、陽泉站、石家莊車務段等建立功能互補、分工協作、協調運轉、數據共享的區域發展新格局,優化列車調度、運輸組織、煤炭裝卸、短途接駁等。
“公轉鐵”也成為鐵路部門推進現代物流體系建設的重要抓手。
今年以來,新疆鐵路深化鐵路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眼擴大“公轉鐵”輻射范圍,統籌大宗貨物資源,積極打造精品貨運班列,將棉紗企業分散的貨源加以整合,規模化開行貨運班列,以便于高效精準投入運力,形成協同效應,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以前,我們通過鐵路零散發運棉紗,一次發運幾節車,運輸規模小,途中要經過多次拼車,走走停停。現在,通過貨運班列運輸棉紗,貨損降低、運輸效率提高,按照目前的生產規模,預計每年可節約物流成本25%。”阿克蘇心孜造紡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萬文說。
“鐵路整列配車、發車,好比從零散點餐變成團體訂餐,鐵路運輸規模大、安全快捷的優勢能夠充分體現。”庫爾勒鐵路物流中心阿克蘇營業部經理張俊斌說。目前,通過開行貨運班列,南疆地區已經發運棉紡織品約9萬噸。下一步,新疆鐵路將大力發展物流總包業務,積極開發跨局多式聯運班列等個性化產品。(經濟日報記者 齊 慧)
來源:粵港澳大灣區交通物流發展促進會